重灾区涿州最需要什么物资
在重灾区涿州,面对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最需要的物资将主要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和灾后重建为主。以下是可能是当下重灾区涿州最需要的物资:
1.食品和饮用水:由于灾情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中断和供水设施受损,食品和饮用水成为最紧急的需求。提供干粮、方便食品、饼干等易于储存和食用的食品,以及瓶装水或水桶等饮用水供给将非常有帮助。
2.床具和毛毯:在灾后,很多人可能失去了家园或住所受损,提供床具和毛毯可以为灾民提供基本的避寒和休息条件。
3.防疫物资:由于灾害可能造成卫生条件恶化,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液、手套等将有助于预防传染病的扩散。
4.药品和急救用品:提供一些基本的药品和急救用品,如创可贴、消毒药膏、退烧药等,可以帮助灾民处理一些日常的轻微伤痛和健康问题。
5.个人卫生用品:提供卫生巾、纸巾、洗漱用品等个人卫生用品是非常实用的,尤其是对于女性灾民而言,这些物资可能尤为重要。
6.临时住所和避难所设施:在灾后,可能有许多家庭失去了住所,提供临时住所和避难所设施是重要的援助方式,可以让灾民暂时有个安全、温暖的居所。
7.通讯设备和充电设备:由于电力可能中断,提供充电宝、手机充电器等通讯设备和充电设备有助于灾民与外界保持联系,获取重要信息。
以上所列物资仅为参考,具体需求还要根据涿州的灾情和相关部门的调查评估为准。在提供援助时,最好与相关的救援机构或慈善组织合作,确保物资能够准确送达灾区,并发挥最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希望这位大学生的善举能够启发更多人积极参与救灾行动,共同为灾区人民带去温暖和支援。
涿州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涿州主城区雨水大吗
大
受上游洪水过境影响,涿州市河道行洪和城市内涝风险加剧,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境内北拒马河、小清河、白沟河等多条河流流量较大,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蓄滞洪区已相继启动。
非常大
涿州市出现明显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最大降水量为两河村435.7毫米,多个乡镇、街道降水量均超300毫米。同时段拒马河上游雨情:涞源王安镇535.8毫米;易县紫荆关733.2毫米;北京房山:张坊425.4毫米。
涿州主城区的雨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
1.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影响了降雨量。
涿州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区域,年降水量相对较高。
2.在气候季节变化中,夏季容易出现强降水,因为涿州靠近山区和湖泊,易形成降水云团。
同时,冬季也会有较多的小雨或雪,增加了降水的总量。
3.此外,城市的建设和排水系统的状况也会影响雨水的排放,如果排水能力不足,就容易造成积水等问题,给城市的道路交通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综上所述,可以说涿州主城区的雨水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这主要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城市建设和排水系统的状况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涿州主城区雨水大。
涿州市,河北省辖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1]地处河北省中部、保定市北部,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京畿南大门。2022年末,涿州市常住人口655213人,比2021年末减少7319人,其中城镇人口399709人、乡村人口255504人。涿州市总面积751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乡,设有京南经济开发区(辖京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松林店经济开发区)。市政府驻双塔街道范阳西路51号。[54]
涿州市,古称涿鹿、涿邑、涿郡、范阳、涿州路、涿县。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积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拥有丰富的水利、地热和沙石料资源,古有“幽燕沃壤”,“督亢膏腴”之称。
主城区雨水大,涿州现在是主城区被水直接一分为二,水最深处达三米多,很多地方都成了孤岛。现在人民医院也停电了,救援难度很大,一般的冲锋舟进不去,只能用艇往里进。”张安琦说。
涿州是京畿南大门,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积扇。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太行山东麓的拒马河流经北京市房山区,流至张坊镇分成南北二支,北支称北拒马河。北拒马河顺涿州而下与大石河、小清河汇流南折流至白沟镇。因此,涿州因山区泄洪造成大量积水。
涿州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地理位置:
涿州市地处河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平原。地质构造属太行山山洪冲积扇,结构稳定地形平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13.4m-43.2m。
气候条件:
涿州市地处太行山前斜区,华北平原边缘,地势平坦,海拔22-61米。属北温带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季候凉爽,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
河北故事你们知道哪些?求分享
童年时光里,经常在夜晚听老人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我根据回忆,写了类似“黄大仙”的一节小说,送给你。
(二)长尾巴
“恩美,病好了?”山壮老师笑成了狗尾巴花儿。
“老师,我没病。”我气呼呼地嘟囔着。
“痊愈,痊愈。我这不是体育老师嘛,没你们棉老师有文化。”山壮老师一脸坏笑。
“你俩跟我走,今儿也许有好戏看。”山壮老师一手拽着我,一手搂着大泽,朝小木屋外松林的那一头走去。
哇!空气里有一股潮潮的泥土气息,还混合着一股新鲜的青草味。柳枝吐了牙苞儿,好像春姑娘微笑的牙齿;桃花也咧开了粉红的小嘴儿……春天真的来了吔!
穿过松林,远远地看见一户人家,冒着炊烟。往近走,院子里的一个小姑娘正在洗一种叫“苦麻菜”的野菜。院中,一位老者正在跟洗菜小姑娘打听附近有没有叫“山壮”的人。
山壮老师快步走向老者,问个究竟。只见那位老者满脸愁云,唉声叹气道:“唉,春节过后,每到夜半三更,我们家门外总有婴儿般的啼哭声,有时候,那哭声又变作了叨念……”
“都叨念些什么呢?”山壮老师迫不及待地问。
“那声音叨念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白草洼山壮那一下。’唉,搅得我们一家子人心惶惶啊。”
“老人家,别怕,我有办法,给我带路吧!”
我们随着老者穿过松林,往山下走去。
山路崎岖,林木茂密。快到松林边,路过一片坟地,隐隐约约听见不远处有一个奇怪的人在骂骂咧咧,也听不清骂的是啥。我们赶紧躲在树后,山壮老师利索地蹿到树上躲起来。仔细一看,一个穿土黄色长衫的白胡子老人,拄着一根木杖。令人惊悚的是,老人身后拖着一条毛茸茸的尾巴!我的天!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大寒之夜看到的那惊悚一幕。
我竖起耳朵静听,只听长尾巴白胡子老人生气地自言自语:“哪个混账东西在路上放这么多夹子,害的孩子们都不敢出门。”
“当啷!”一声,也许是山壮老师一惊,砍柴刀脱手而落。真是无巧不成书,砍柴刀不偏不倚,落在白胡子老人的长尾巴上。地上腾起一道火光,冒着青烟,奔东南而去,留下一路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