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略记***嘉靖篇***
钟祥承载着楚国的富丽堂皇轻歌曼舞
也承载着明世宗嘉靖皇帝一生的眷恋
在前往莫愁村的路上
我与同伴下车游览了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牌坊
牌坊两面自上而下是牡丹、凤凰、麒麟、松鹤延年、鲤鱼跳龙门等浮雕
柱脚有抱鼓和四个石狮
门楣上“少司马”三个大字赫然醒目
石质的结构已显得十分斑驳却仍掩不住雄伟的气势精湛的雕艺
一座牌坊一段传奇
史载少司马牌坊为明兵部左侍郎曾省吾回乡省亲所建
也许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这座功名坊可以在家乡的土地上屹立百年
若是在平日里这座牌坊也许不足为奇
可正是在一个天色青灰的阴雨天里
高大的石柱后面水汽缭绕烟雾升腾朦朦胧胧的一片
倒像是《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让人想走进去一探究竟
穿过少司马牌坊
是一片石砖铺成的空地
博物馆白色主楼在远处隐隐约约像是一方白玉镇纸
空地两旁各种有一排银杏
深秋正是银杏叶最灿烂的时节
在一个只有白与灰的空间里它们却纷纷扬扬地在空中洒出一片澄黄
让人觉得格外明媚刺眼
“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银杏是寿命极长的植物长到可以见证历史的变迁
由它们来为博物馆的游客引路似乎再合适不过了
随着前进的步伐
博物馆主楼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
简约的素色矩形馆身中间嵌着设计独特的大门
大门由六块大小一致的木板构成
镂空雕刻的图案转动自由的门轴
使得那些木板像一面面徐徐展开的书页
博物馆展厅不大展品也不多
有关楚国的文物基本已被移至湖北省博
留在那里的大多便是明朝旧物
其中以首饰摆件居多金花簪金耳坠云形累丝金钗香薰炉
也是在博物馆里我了解到了嘉靖帝与钟祥的渊源
钟祥曾是兴献王朱祐杬的封地朱厚熜是其次子
朱祐杬薨逝后年仅十二岁的朱厚熜袭为兴王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在弥留之际援引“兄终弟及”的原则
拟令其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自此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
而坐落于钟祥市城东纯德山上的显陵
便是嘉靖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和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
我与同伴在一个宁静的早晨
来到这座清绝的古墓
外罗城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峦叠嶂之中
空山新雨后外明塘在眼前袅袅生烟据说水可敛聚龙气
陵园的入口是新红门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下马碑魏然站立在一旁
我们怀着恭谦的心情穿过新红门
踏着白玉石板铺成的弯弯曲曲的道路走过旧红门圣德碑楼御河桥石像生龙鳞神道
九曲御河在脚下回环缠绕着
鞋底碰撞着地面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像是在扣响着大明的门扉
一路上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恐怕就是那十几对石像了
过了御河桥脚下便是一条笔直的大路
路两旁青松苍翠松下便是一对对惟妙惟肖神态各异的雕像
起初石像是一些神兽的形状
骆驼大象麒麟狮子
从漠北到西域从神话故事到人间祥瑞
彰显着明朝辽阔的疆土和梦幻的想象力
最后几对雕像是文官和武将
它们的服饰精美装束考究意气风发神态睿智
仿佛是在告诉来者大明人才济济
站在路的一端看雕像们沿中轴线依次对称排布端正挺拔
它们是刚正不阿的守陵人更是嘉靖年间四方朝贺的繁荣盛世的写照
陵园的最深处矗立着园区最高的建筑------明楼
明楼前一汪清澈的圆形池塘名曰内明塘与外明塘遥遥呼应
相传内明塘除了聚龙气外还负责陵园的灭火工作
这是因为陵园建筑多是木质结构若走水时不能立即救援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小的池塘倒也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明楼前的东西配殿几经浩劫如今已只剩下残砖弃瓦让人不免有些哀伤
明楼之后正是墓主人的坟冢尚未开采
冢里面的繁华我们无从得知只能从外观上一睹其风貌
登上明楼可以一览陵区全景
九曲御河灵动秀美像是两条嬉戏打闹着的游龙
而水光粼粼的内明塘则是他们在争夺着的璀璨宝珠
若把明楼比作龙头那么整个陵园也是一条活灵活现的龙
据说设计者故意让新旧红门之间的道路偏离了中轴线
为的是让陵园呈现出一幅神龙摆尾的画面
三面环山好似一把龙椅
碧水环绕聚集着天地间的神秀之气
陵区可着实算得上一块风水宝地
若说大部分皇陵都雕梁画栋庄重肃穆
无处不体现着天家气象的威严
那么显陵则处处给人一种温柔又谦卑的感觉
嘉靖帝在这里出生成长
也许年少的他曾以为自己永远不会离开这片土地
在命运的安排下坐上那把龙椅后钟祥竟成了他时时挂念却又回不去的前半生
“大礼议”后嘉靖帝不顾群臣反对
追封生父朱祐杬为恭睿献皇帝并将其葬入显陵
母亲蒋氏薨后嘉靖帝封其为章圣皇太后并将其遗体运回钟祥与父亲合葬
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皇位争夺的战斗
没有尝过骨肉相残兄弟相争的悲苦滋味
许是因为父亲在生前没有做过皇帝
没有过多的利益关系功利色彩横亘在父子之间
许是因为母亲一路照顾辅佐
帮助年幼的自己坐稳帝位指点江山
嘉靖帝在显陵中毫无保留地展现着内心的柔情与对父母的尊敬爱戴
宫殿屋宇没有极尽奢华却设计得巧妙精美
道路桥梁没有宽大巍峨却铺设得利落灵动
仿佛这不是一座用来彰显皇权的陵寝
而是一座简约又舒适的世外行宫承载着一个儿子对父母最纯挚的孝心
明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
历时四十年建成
从嘉靖时期至今已建成近五百年
岁月的流水冲刷着陵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却冲不散建陵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爱
在踏出显陵的那一刻我的耳边忽然响起这首歌的旋律:
前世风雨后世尘烟
亭台宫阙都成残垣
繁华落尽王侯长眠
时间蔓延万代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