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清晨四点的南京绕城高速吗?上个月刚拿驾照的小王可意见了——车胎爆在栖霞山隧道口,手机电量只剩8%,搜到的救援电话启齿就要800元拖车资。这事儿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九成车主根本不知道,南京市物价局早就给道路救援费戴上了"紧箍咒"...
搞清这三个症结 少花委屈钱
症结一:物价局管道路救援什么事?
哎你别说,客岁南京12345热线接到327起救援收费投诉。物价局事实扮演着"价钱裁判"脚色,他们赞同的根基服侍价目表就像买菜时的标价签。当初全市43家合规救援公司,夜间服侍费上浮不能超过30%,隧道内作业最高只能收150元/次。
症结二:凭什么拖车5公里要收我400块?
这事儿得看详细状况。举一个例子:拖一辆个别轿车从中山陵到新街口,白天根基费是200元,倘若赶上暴雨天在应天高架需要吊车作业,加上100元独特装备采用费,总价就得按公示准则来。记着现场务必索要盖公章的明细单。
症结三:新能源车救援会更贵吗?
客岁开始落实的《南京市新能源汽车救援指导价》明确,带电作业需持特种证,服侍费比油车高15%-20%。但像江宁区某特斯拉车主被收双倍费用,打物价局电话投诉后,第二天就收到了300元差价退款。
五个常见场景的保命操作
场景1:车辆在长江隧道内抛锚
万万别自己推车!即时打开双闪,隧道内每隔200米就有紧迫呼唤按钮。物价局划定隧道救援必须30分钟内到位,根基服侍费含15公里拖车,超过部分每公里加收8元。
场景2:新能源车在紫金山没电
南京已布设38个定点救援充电站。上月有位比亚迪车主在盘山公路耗尽电量,运用"我的南京"APP呼唤定点救援,从搭电到充电实现统共破费180元,比个别救援便宜40%。
场景3:雨雪天被困乡道
六合区竹镇客岁就发生过村民被收"天价泥地救援费"。记着物价局有划定:非主观原因致使的困境救援(如暴雨陷车),不得收取境况附加费。
避开这些坑能省半年油钱
坑位1:口头报价和事实收费不符
栖霞区李密斯上个月遇到个典型套路——电话里说好300元搭电,到场后以"电池老化需独特处理"加收200元。厥后查实该公司根本没特种作业资格,物价局直接开了5000元罚单。
坑位2:保险送的免费救援有猫腻
江宁张老师的车在金牛湖抛锚,保险公司说"免费拖车只能到近来修理厂",而他指定的4S店超出3公里被收240元。切实物价局早有划定:顾客指定目的地在15公里范畴内不得额外收费。
保命锦囊:
- 手机存好物价局公示的救援公司白名单
- 通话记载全程灌音,现场拍下从业职员证件
- 微信搜"南京道路救援公示平台"可实时比价
物价局的新动作你感受到了吗
今年3月开始落实的扫码查资格措施,直接把救援公司新闻印在车贴二维码上。秦淮区试点两个月,胶葛投诉量下降了62%。更中心的是,当初全体合规救援车都必须安装定位装置,物价局能实时监控到达时间是不是达标。
说到最后啊,我发现良多车主都疏忽了一个细节:切实大多数救援胶葛都毁在"当时没准备"。下次保养时不妨多问修理厂一嘴:"你们家救援怎么收费?在物价局备案了吗?"这可比过后扯皮管用多了。就像我家楼下修车铺老周说的:"规则经商的不怕你查,就怕你不问。"